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小说手机版网址 https://www.0832px.com
冉闵如何不知道,要在慕容恪的眼皮子底下,要在中山、常山交界的地区里获取粮草辎重,就如同是火中取栗一般。
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任任何人都想不到冉闵会去真的这样实施,在任何人都想不到的情况下,反倒有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也说不定。
“朕,如何不知道燕国南侵之势,已经是箭在弦上。
但是,也正因为如此,才更需要我们有所作为,否则,你等要我的这一万大军在此做什么呢?无所事事的在此空耗粮秣吗?等慕容恪准备停当,等他来主动攻击?到时候,我们这些人在这常山之内,就如同是袋中之鼠。
如果慕容恪不来进攻常山,那又如何?是不是就安全了呢?也未必,他如果不来这里,那他就会直接南下,围攻现在兵力极其单薄的襄国,到那时,我们与后方的联系就会被切断。
于是,如果慕容恪采取这样的行动的话,我们还是只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,被迫离开常山,跟随他到一处不是我们选择的战场,然后在那里找到自己的归宿。”
“慕容恪乃当世名将,我们想从他大军驻扎的区域取得粮草,就如同是火中取栗。
还请陛下从后方调集来更多的兵马,等双方战力相当之时,再作用兵,如此才有获胜的可能啊~!”
“我方现在粮草匮乏,要从后方这么远的距离上调集大量的军队,并不现实。
我们从后方慢慢调集兵马的时候,他们会比我们准备的更加充分。
所以,依朕的意思,与其我们在这里无所事事地等待敌人准备好了打过来,不如在他们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,我们就主动迎上去,去打乱他们的节奏,然后寻机吞掉他们~!”
张温道:“慕容恪是能征惯战之燕国第一名将,手下兵士骁勇……”
再往后,张温住口不言了,因为他看见了冉闵的怒火,正从眼眶中燃烧喷射出来。
在决断时,冉闵具有赌徒的气质,只要他认为有可为,他就会全力的押上,并不需要太多的战役谋划和成败得失比计算,只要有一线的机会也要努力尝试。
而刚才董闰说慕容恪是“当世名将”
,张温也说慕容恪是“燕国第一名将”
,虽然对于这些看法,在冉闵的心里面他也很是如同,但是到了嘴的层面上,却是很自傲地,毫不服软的,“我率领魏国精锐而出,早有平定幽州,诛杀慕容俊之心。
今天遇见一个小小的慕容恪就避开的话,岂不被旁人耻笑!
?”
自古是文人相轻、武人相惜,同时又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,作为自诩武功当世独步的冉闵来说,又怎么会准许自己的手下人看轻自己而拔高慕容恪呢?
劝阻无效。
出兵中山的决议一票通过。
就在这一年,年号是大魏永兴三年,西元352年,在一个初夏的早晨,大魏皇帝冉闵,率领着不到一万的步骑军,向着东北方向,向着常山东北的中山郡出发了。
按照后来的《资治通鉴》上说,在大军出发之后不久,冉闵手下的大司徒和特进这两位高官,就因为感觉到前途渺茫,认为冉闵出师之后必不能再回来了,所以不愿意将来被俘受辱就一同自杀死了。
但在成书更早的《晋书》中,我没有找到相应的记述。
不过,个人比较怀疑这个事件的真实性。
毕竟,能当到大司徒这样级别的高官,绝非泛泛,不可能心理素质太差,竟然会因为一个猜测,就悲观到了要联诀自尽的程度。
更何况,这么做必将为己方刚刚开始的征途蒙上一层阴影,动摇军心士气(要真这样做的话,根本就是公然叛变的行为了)。
而且,像大司徒和特进这样的官员,依照其职责,按道理应该留守在京城才对,为什么会出现在军事斗争第一线呢?这也很奇怪。
不过,不管魏国的这两个政府高官是不是如《资治通鉴》所说的那样结局。
而魏国出征的这支军队,却似乎是在决定出阵的时候,就决定了不归的宿命。
数日之后,魏军刚刚进驻中山郡的安喜县没有多久,就探知,燕国军队,数以万计,漫山遍野地正向此处扑来。
无奈,冉闵只好命令属下,带着刚刚收集到的一点粮草辎重,迅速撤退。
而以步卒为主、且携带了辎重的魏军,在脚程上必然是不如骑兵为主的燕军,当魏军退到中山与常山之间的魏昌时,尾随的燕军已至,双方就在魏昌的廉台村附近展开了一连串的战斗,史称“廉台之战”
。
“冲上去,我鲜卑的健儿们,不要让他们逃进村子里了。”
燕军先锋官兴奋地喊叫着,带着他的三千骑兵,尾随着魏国的军队发起了冲击。